熱門文章

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

週記─第一次(2)

前幾天,媽媽帶我去醫院自療甲狀腺腫脹,掛號後我們到二樓的新陳代謝科,醫生聽完我的狀況後,便請我到隔壁照超音波檢驗,進去後,護士在我喉嚨途了一條膏,抹勻後,醫生拿著 照射的機器,在我的脖子探測著,因為我非常怕養,所以一直動,護士和醫生都拿我沒輒。測完後醫生叫我到醫療中心抽血,因為這是第一次抽血,所以我非常的緊張,看都不敢看一眼,深怕看一眼血已經流的滿處都是,在緊張的同時茫茫的聽到護士説:「妹妹 請你放輕鬆一點,血抽不出來了!」,在一旁的媽媽聽到後更是捧腹大笑。領完藥後媽媽說我真可憐抽了那麼多血,所以他請我吃中餐,雖然抽了很多血,但野讓我有一個有趣又好玩第一次!

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

週記─難過

最近我感到有些難過,因為我最近過敏又嚴重起來,加上媽媽說我可能會有甲狀腺腫脹的現象,他說如果不嚴重的話吃藥就會好,但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要開刀,讓我又害怕又難過家人希望我不要太悲觀,但每當我照鏡子,看到自己脖子腫腫的;去中醫院看中醫,深怕過敏會不會好,會不會引發氣喘‧‧‧‧這些擔心讓我非常不安,今天媽媽跟我說了許多,聽到這些不禁讓我留下眼淚,如果這是夢,真希望我可以快醒來,真希望這一切,都只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。


什麼是甲狀腺腫脹?
<一>病因 :



甲狀腺惡性腫瘤(癌)約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%,真正引起甲狀腺癌的原因仍不清楚,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。

(1)頭頸部或胸部上方在小孩時期曾因淋巴腺炎或腮腺炎接受X光或放射線治療者較易發生甲狀腺癌。

(2)一些「橋本氏甲狀腺炎」患者可能與甲狀腺惡性淋巴瘤的發生有關。

(3)遺傳因素:特別是家族性「甲狀腺髓質癌」患者有高達百分之二十的家族遺傳性。





<二>分類:



<A>原發性甲狀腺癌:根據組織型態,分為以下數種:

(1)乳突癌(Papillary cancer): 由濾泡上皮細胞衍生而來,約占甲狀腺癌的50-70%,癌瘤生長最緩慢,其10年存活率約為90%。癌瘤缺少包膜,而且是多發性的(指甲狀腺不同的部位發生多處的病灶),較易局部淋巴轉移(約30-40%)而不易經血流轉移遠端。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下者約占一半,女性的發生率為男性的三倍。其癌細胞生長大多受到TSH的影響。故服用甲狀腺素(L-T4)抑制TSH時,乳突癌的轉移常會退化。影響預後的因素為:50歲以上、男性、腫瘤直徑大於4公分、癌細胞侵犯包膜外、遠處轉移等皆為預後較差的重要因子。

(2)濾泡癌 (Follicular cancer):由濾泡上皮細胞衍生而來,約佔甲狀腺癌的15% ,癌瘤生長緩慢,通常屬於單發性的病灶,有包膜,其10年存活率約為80%。一般在40歲後發生,較少轉移到局部淋巴結而較易經血流轉移至肺、骨骼、及肝臟等,有時亦侵犯甲狀腺周邊組織。

(3)未分化癌(Anaplastic cancer):由濾泡上皮細胞衍生而來,約佔甲狀腺癌的l0%,一般在50歲以後發生而以女性稍多。它極為惡性而常迅速侵犯周邊組織或轉移到全身各器官,造成局部淋巴結腫大及疼痛、聲音沙啞、呼吸喘鳴及吞嚥困難等。患者常在診斷確定後數月內死亡。組織形態常見局部壞死或多型核白血球(PMN)浸潤,有些部位甚至可以看到類似乳突癌或濾泡癌的細胞型態,所以有人懷疑此二者可能是未分化癌的前驅。不同於乳突癌及濾泡癌者是它不會積聚碘,故無法利用放射性碘(I-131)治療。

(4)髓質癌 (Medullary cancer):它是由甲狀腺旁細胞(C-cells,一種神經內分泌的細胞)衍生而來,約占1一2%。40歲以後較易發生,女性稍多於男性。其惡性程度介於濾泡癌及未分化癌之間,10年存活率約60一70%。可藉由腺內淋巴轉移到腺內其他部位或局部淋巴結,也可藉由血流而轉移至遠處如肺、骨骼及肝臟等。由於它可以分泌抑鈣素(calcitonin)而提供了早期診斷及治療的契機(可檢查血中抑鈣素的基礎值或經靜脈給予pentagastrin或calcium刺激後的值作診斷)。它偶亦可分泌其他物質如輕色胺(serotonin)、ACTH、前列腺素(Prostaglandins)、kinins及腸血管活性多胜(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)等而造成類癌症候群(Carcinoid syndrome)、庫欣氏症候群(Cushing's syndrome)及腹瀉等。髓質癌可能是家族遺傳性或偶發性的,其中家族性約占20%,多侵犯兩側甲狀腺,且常合併其他多發性內分泌腺體的異常增生(MEN-2A或MEN-2B。)值得注意的是,對於 MEN-2A或MEN-2B的患者,必須先治療其腎上腺的嗜鉻細胞瘤。

(5)甲狀腺淋巴癌:極為罕見,約占甲狀腺癌的1%。有人懷疑長期的「橋本氏甲狀腺炎」部份會發展成甲狀腺淋巴癌。

<B>轉移性甲狀腺癌:極罕見,指身體其他器官的癌細胞轉移至甲狀腺來。

甲狀腺癌多起源於甲狀腺濾泡(Follicle)之表皮細胞,這些已分化之甲狀腺癌(乳突癌、濾泡癌)往往仍保有甲狀腺表皮細胞之特性。這些特性如:對碘之攝取、甲狀腺球蛋白(Thyroglobulin)之合成、甲狀腺過氧化酵素(Peroxidase)之合成等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5013002587